什么是"媚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35:57

“媚俗”的意思指的就是普通,低级,庸俗的意思。

媚俗的艺术
20世纪,现代文艺思潮流行,传统的美的观念,美的艺术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但由于美学把握上的失误,造成艺术商品化的泛滥,造成艺术本身的异化,使得票房价值代替审美价值,表面的暂时的轰动效应代替较持久的审美效应,浅薄的娱乐,消遣功能代替了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倾向和陶冶功能。在商品市场的“感召”下,文艺走向了一个极端,畸形的倾向:媚俗。从而产生一种负面的文化怪胎——媚俗的艺术。
自工业时代开始以后,“庸俗艺术作品”大量地涌现,在16世纪和17世纪流行的趣味低劣的装饰艺术之后,后期古典和后期主义划时代地成为感伤艺术的最早的温床。汉斯.艾霍尔图森曾精辟地分析了现代文学中“苦涩的庸俗艺术”。他引用克劳尔斯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庸俗艺术是一种虚假的艺术创作,它通过内容上的(性爱的、政治的、宗教的和感伤的)幻想刺激弥补形式力量的匮乏“。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乃至庸俗艺术走进了一个技术化的,缺乏创造性的,商业化的低级庸俗艺术迷宫。从而走向了媚俗的极端。
媚俗、是当代审美文化转型时期所产生的一种负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伪审美现象。或者说,是传统美学在无法正确回应当代审美文化的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畸形的审美形态。米兰.昆德拉云:“对Kitsch(媚俗)的需要,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疑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他指出:媚俗是对媚俗的需要,即在一面撒谎的美化人的镜子面前看着自己,并带着激动的满足认识镜子里的自己。媚俗是打对他人赞许的需要,许价的需要。因此,媚俗就是迎合他人的口味,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为取悦于对象而猥亵灵魂,扭曲自己,屈服于世俗。换言之,就是为他人活着,为他人所左右,并且为他人而表演,其生存就是媚俗的。
近年来,中国读者的兴趣有了新的转移,“留学生文学”风靡一时,港台言情、武侠继续走俏,所谓股票书,“入关”书、期货书等财经贸易关一浪高过一浪。
关于媚俗的产生,昆德拉把它概括为主、客观两年方面。一观态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心里什么都十分清楚,但为了名利、地位、金钱、物质生活而主动放弃对于美的追求,趋炎附势,以美娱人。另外一种情况是外界压力过于强大:公众的,朋友亲